月入百万 2018互联网创业项目加盟
最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处理方案网络(SDSN)在3月20日发布了世界幸运国家排行,挪威被评为2017年世界最幸运的国家,中国排名第79。
相比2016年第83位、2015年第84位、2013年第93位(2014年的数据不是很精确,坤鹏论查了一下发觉也有说是93位的)、2012年第112位,我们一直在上升,但仍然还是没有脱离中游程度。
置信在谈到“你幸运吗?”这个话题时,不少人脑海中浮现的是:
赵传在《沉默的羔羊》中声嘶力竭地唱着:
幸运对我来说,其实是一种传说!
人一直在追求幸运,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!
然鹅,结果常常是找也找不到!
幸运感是一种看不见,摸不着的感觉,具有时你不觉得,得到时你才忽然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。
塞缪尔·约翰逊说,幸运只是顷刻的事,喝醉了就会具有幸运感。
卢梭认为,幸运就是坐在一艘船上,漫无目的漂流,就像上帝那样。
人活去世,谁不想幸运!
今天坤鹏论和大家聊聊幸运感这个话题。
2012年,国庆节央视《旧事联播》播放了一组在街头随机采访普通人的旧事,采访次要只提及一个简单的问题:“你幸运吗?”
后来经过互联网的洗濯,这个问题被演化成了有数版本,最典范的莫过于:“你幸运吗?”“我姓曾!”
对于幸运,每个人都有本人的答案,但打动屌丝大众的答案该当是:
升职加薪、当上总经理、出任CEO、迎娶白富美、走上人生巅峰!
这个朴素的答案背后,其实包含的最大信号就是有钱!
当年那首网络神曲——有钱了! 有钱了!可我就不知道怎样去花!
其流行的最大缘由就是,广大屌丝群众多么多么期望钱多到不知怎样花!
但是有钱真的就幸运吗?
美国有个幸运经济学的鼻祖和奠基人叫伊斯特林,他在1974年提出了一个让人很沮丧的理念,那就是一国的经济增加未必会换来生活满意度的改善,这个主意后来被人们称为伊斯特林悖论”(Easterlin Paradox)或是“幸运悖论”。
这位老兄手伸得挺长,后来还特地组织搞了一个论文叫《中国的生活满意度:1990-2010》(China's Life Satisfaction, 1990-2010),说这20年里,中国经济高歌猛进,但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意满意度却呈急剧下滑的趋势,多数人2010年的幸运感还不及1990年时的情况。而且这篇论文充满了大量数据分析,让人想反驳都有力还手。
当然,我们也不用妄自尊大,由于来自世界各国的经验数据都显现,这个悖论具有坚强的适用性和强大的注释力,不只中国这样,许多国家都一样。
去年,马云说“一个月有两三万、三四万块钱,有个小房子、有个车、有个好家庭,没有比这个更幸运了,那是幸运生活。”
接着马云又补充道:“超过一两千万,麻烦就来了”、“超过一两个亿的时分,麻烦就大了”
这个当时被众多吃瓜群众呵斥为装逼!
但是,有个《2016年度中国幸运演讲》说:随着个人月支出的增高,居民幸运感先升高后降低。月支出1.2万元-1.5万元的人,幸运感是最高的。
另外,前几年央视大数据的调查也发觉,“支出多少”与“幸运感”会呈一种“正相关”的关系,但是,年支出在30万形成了一个幸运的拐点,超过30万的家庭随着支出越高,幸运感逐渐降落。年支出在100万元以上的高支出群体幸运感低于8-12万的家庭。他们当中,感觉到“倒霉福”的人群比例几乎与低支出群体(年支出1-3万元)相当。
坤鹏论回想起来,还真是这么个道理,这么多年来,最幸运的时分就是年支出没超过10万,还有个真亲爱人天天陪伴。
为了寻觅幸运感,坤鹏论查阅了大量材料,越看越气馁,为了让大家和我们一同泄气馁,上面就收拾几条让你倒霉福一下吧。
1.好多公司都期望让公司的员工感到幸运,由于管理者认为,这样员工会更爱工作。
根据国外的调查显现,员工幸运感强,确实能够保证流失率降低,并且更能满足客户需求,安全感更高,而且也更情愿履行社会权利。
(责任编辑:吉六顺)